文/叶颖蕊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新时期高校需要围绕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供给问题,实现按需供给,满足个性化要求,并且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精准供给”的要求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供给方和需求方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才能够提升教育的质量。创新创业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引导来实现调整和升级,从而实现精准供给。在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解决供需矛盾入手来解决需求端和供给端所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精准供给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创业质量的重要策略,只有结合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以满足学生创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改变原先的供给模式,才能提升供给的有效性、精准性。
第一,明确未来发展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将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从科技产业、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来实现转型升级,精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时,高校应了解学生创业的个性化发展及差异化发展的需求状况,针对学生创业的思想特点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改革。高校还要注意到以新的教学形态、语态来进行交流以及互动沟通,坚持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实现学生的创业个性化发展,建立丰富多彩的创业配套供给结构,结合学制、课程、师资、环境的多方位打造,创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共举的全生态体系。
第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使学生在新时期能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习惯,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因此,高校创新创业的供给侧改革是在解决社会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当前的创业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和改革,从而全面化、针对性地深入了解当前创业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结合创业教育制度创新来弥补当前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进行相应人才培养时,需要结合职业型和素质型双重目标入手,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第三,实现主体协同。
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来创办独特的教育体系,这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发展时期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积极促进各主体的协同发展,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在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合作的背景下,创建全新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全方位教育服务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精准供给”
面临的问题
第一,供给生态较为分散。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观念落后、体系不足、制度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落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容错氛围较差,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创业热情缺乏有效引导,并未形成全方位的全员支持,创新创业理念。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经济以及区域内部的文化资源,在学校自身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独特的文化体系。当前创业特色体系建设不足,并未结合地域产业以及文化的融合,来建立独特的校园文化。三是制度不完善。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引导政策,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研究平台,在高校内部的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时,无法形成协调联动机制以及系统化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第二,供给模式较为单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的情况下,其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问题。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特色,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这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多数高校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
第三,供给方式较为单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过于重视短期效应,忽视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正向引导,在教学理念上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业行为,而忽视了其创业理念的深入贯彻。在课程设置方面尽管学校已经开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但是大多数都是公共课,缺乏相应的专业课,因此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处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专业为主的问题,忽视了创业的课程设计,缺乏层层递进的课程模块。在教学模式上忽视了教学的改革,缺乏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也较为落后。除此之外,在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中实践基地建设不足,缺乏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第四,供给资源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重视资源的优化,但是众多高校资源的整合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一是校园内部的资源整合不足,学校并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来进行有效的部门协调,存在着严重的整合不力现象。二是学校资源共享不足。当前高校并未针对各省各区域的学校形成创业联盟,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着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学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尤其是缺乏创业类教育机构、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政策咨询和资金扶助政策。除此之外,在当前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之间搭建的创业项目合作平台建设较为落后,在项目评估、项目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付诸实践。
第五,供给人才不足。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一是专职教师少,众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专业的教师团队,大多数教师是由学工系统人员来进行兼职的。这些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以及成功创业案例,其教学的内容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二是专业教师少。众多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则相对较少,在师资队伍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存在较大的问题。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精准供给”的策略
第一,营造良好的供给生态。高校只有建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完善供给生态。当前,高校需要建立全新的价值取向,实现理念的创新,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探究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通过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来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二是学校需要建立特色的实践路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在针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优化时,可以针对供给侧进行系统综合的改革,重视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扩大应用型、技能性人才培养。三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在校园内部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与协调联动机制。
第二,完善供给模式。高校应针对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特长,对现有的人才方案进行改革,从而提供层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建立专业结构体系时,根据产业的需求以及标准来设置新专业并引入就业创业的质量评价,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形成专业结构框架。
第三,丰富供给方式。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学计划、教材管理也存在着统一的问题,以及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弊端。因此,需要坚持分层分类,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建立层次分明的教育模式,从而实现精准供给。同时,高校需要重视实践育人,在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时,实现教学改革,结合理论、实践、项目、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
第四,丰富供给资源。一是针对内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由专业部门进行负责的基础上,保障教学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二是实现融合协同,针对各区域、各省、高校形成相应的联动机制,加强彼此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打破校际之间的隔阂,保障人才的培养效果。此外,还要注重产学研的统一,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第五,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在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专职教师,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理念以及创业经验的人员来负责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学校需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来开展专业课程,从生态建设、供给模式、供给方式、供给资源以及供给人才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完善,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